近期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讨论Web3.0,对此有些陌生,所以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!
各版本的Web
引用知乎@顾轶灵在2012年时,对其Web各版本的看法
传统的 Web,以内容为核心,网站负责提供各种内容 (新闻、小说、视频等等) 吸引用户,用户主要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后较被动地接受信息。
“Web 2.0”:之所以加引号,因为毕竟没有所谓的 “Web 2.0 标准”。在广泛的共识中,Web 2.0 以用户为核心,用户自己共享内容 (User-generated content,比如发表微博、博客文章、podcast、上传视频、图片到 Youtube、Flickr 等等),Web 服务商提供各类 Web 应用来承载用户的内容、组织他们之间的交互。相比传统 Web,Web 2.0 的各种服务更专注于用户,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,同时各种服务商提供不同的开放 API,使得一些个性化 Web 应用的实现成为可能。
“Web 3.0”:不用机器来做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,而是在提供内容的时候,就用明确的、机器可读、有标准语义可依的方式来将所提供内容的语义描述清楚,建立完善的机制来描述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。在资源的标准化描述之上,建立标准的语义推理以及信任体系,为各种智能代理 (intelligent agent) 提供可靠的信息、标准化的交互模式,从而改变人们访问 Web 的方式 (比如比 Siri 更为强大且智能得多的应用,记得有个例子是当你牙疼要看牙医,智能代理会自动检查你的日程安排、寻找合适的有空的牙医、与诊所的代理进行自动登记,为你安排出行)。
引用知乎
Web1.0 的特点是看,大家拥有了看信息的新渠道,代表作品就是门户网站,换了一种阅读方式。
Web2.0 的特点是交互,大家可以发布信息了,在线交互,代表作品就是博客、微博、短视频创作、网购和交易等
Web3.0 的特点是在2.0的基础上增加了拥有,意指创造的东西属于个人,个人拥有传播、买卖的所有权利。
各版本的Web描述
各版本的Web功能
Web1.0:信息平台——提供内容——read
Web2.0:信息平台——互动、创造、传播、分享——read、write
Web3.0:信息平台——个性化、私有化——read、write、own
Web3.0的发展条件
- 博客技术为代表,围绕网民互动及个性体验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完善和发展。
- 虚拟货币的普及和普遍,以及虚拟货币的兑换成为现实。
- 大家对网络财富的认同,以及网络财务安全的解决方案。
参考
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justineo 作者:顾轶灵
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69ed13f3ddc662d6ecd8261512117e85 作者:于江水在银河系